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关注

 

关注

这些高血脂误区,你中几个?如何科学降血脂!

发布时间:2020年6月3日

高血脂,又称为高脂血症,全称是高脂蛋白血症,表现为血液内胆固醇、甘油三酯及相关脂蛋白的升高。高血脂患者除了药物治疗外,饮食和生活方式也会对病情有影响,降低血脂能有效预防冠心病、心绞痛和高血压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上了年纪,机体清除多余血脂的能力下降,如果运动较少,不注意饮食,或是本来就存在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等代谢性疾病,那么血脂水平就容易增高。而血脂水平过高,会增加患上心肌梗死、中风等危险疾病的风险。



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高血脂常见的误区以及降血脂的好方法。


误区一:瘦人不会得高脂血症



在人们的印象中,高血脂往往与肥胖划上约等号,似乎高血脂只是胖人的专利。而那些身材苗条的人容易忽视血脂检查。专家指出,人的血脂水平与体型并无必然联系。


高脂血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高脂血症与环境及遗传相关。继发性高脂血症则继发于其他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低下、慢性阻塞性肝病、胰腺炎等。因此,体形瘦的人并不能对高脂血症免疫。




误区二:胆固醇越低越好



胆固醇被很多中老年人视为洪水猛兽,总是希望它越低越好。事实却并非如此。


胆固醇就像一把双刃剑,过高确实会增加患心脑疾病的危险,但过低也会出现种种问题。


正确的做法是,40岁以下的人5年做一次血脂检查,45岁以上的人1年做一次血脂检查,而有冠心病易患因素(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高血脂等)的人,应半年查一次血脂。在医生的指导下,将胆固醇不高不低地控制在标准范围内。



误区三:化验单上无“箭头”就正常



大多数高血脂患者都是在体检验血时发现的,所以很多人都格外关注体检结果中的胆固醇指标,化验单上没有发现“箭头”就觉得安然无事。


其实,一般人群和已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或者已经发生过心梗、中风的患者,相应的血脂正常值是不同的。这些人群的血脂目标值要求更严格,应低于血脂化验单上的参考值,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需低于100mg/dL或者2.6mmol/L。


40岁以上男性、绝经女性、肥胖、有黄色瘤、有血脂异常及心脑血管病家族史的人,其胆固醇指标也不能仅仅参考化验单上的指标,而应该控制得更低一些。且这类人群作为患高脂血症的高危人群,应该每年检测一次血脂。




误区四:没有症状就不必治疗



很多高血脂患者并没有特殊的症状,所以就把血脂异常视作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的慢性病,以为短期内不会导致大问题。事实上,高血脂是心脑血管健康的“慢性杀手”。


高脂血症如果长期得不到控制,最容易引发三类疾病:一是心脏疾病,包括心脏动脉硬化、冠心病、心绞痛或者心肌梗死;二是脑血管疾病,主要是脑血管硬化导致脑血栓、脑出血;三是肾脏疾病,肾动脉硬化很容易引发尿毒症。为了预防上述心脑肾疾病的出现,降血脂治疗不可忽视。




误区五:夏季饮食清淡就可停药



不少患者觉得,夏季天气炎热,吃得清淡,血脂就不会升高,从而忽略了正常用药。其实,降脂药往往有两方面作用:一是能降低血脂;二是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和稳定斑块的作用。


动物实验和大规模的临床研究发现,长期使用降脂的他汀类药物可使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体积缩小。调脂、降脂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治疗期间除了要调整饮食和增强运动外,降脂药物的增减应该听取医生的意见,不要随意停药。




降血脂—做治疗性生活方式治疗这4件事



血脂异常与饮食和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因此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才是者也是血脂异常治疗的首选措施。


1. 控制总能量摄入总能量摄入

应以身高、体重为基础,计算出每日所需能量,避免摄入过多能量,控制体重在理想体重范围。


2. 限制脂肪和胆固醇摄入

脂肪供能占总能量的20%~25%为宜。陆地动物脂肪含饱和脂肪酸较多,对血胆固醇影响大,应少食用;深海鱼油含丰富的EPA和DHA,植物油中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但椰子油、棕榈油除外,一般膳食以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约为1:1:1为宜。多不饱和脂肪酸虽有降血脂的作用,但其不饱和键易氧化而产生过氧化物,对健康不利,故也不宜过量摄入,但可适量增加维生素E的摄入防止不饱和脂肪酸的过氧化。


胆固醇摄入量应低于300mg/d;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胆固醇摄入量应低于200mg/d,膳食脂肪摄入量也应降低,少于总能量20%,饱和脂肪酸低于总能量的7%。


饮食上要注意少吃猪肉,可适当吃鸡、兔、牛、羊等瘦肉,海鱼类适当多吃。烹调选择植物油,如豆油、花生油、玉米油。动物内脏、脑和蛋黄的胆固醇含量高,尽量不吃。而大豆含磷脂和不饱和脂肪酸多,故豆制品是较好的保健食品。


3. 适量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摄入占总能量的13~15%为宜,多选择植物蛋白尤其是大豆蛋白,后者具有较好的降血脂作用。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55~65%。由于蔗糖、果糖等比淀粉更容易转化为甘油三酯,故应少吃甜食和含糖饮料。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碳水化合物应减少至总能量的50~55%。


4. 充足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

提倡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适当多吃些粗粮、杂粮,以保证充足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可适当吃些脱脂牛奶或豆类以供给足量的钙。植物性食物中的谷固醇和膳食纤维可以影响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从而降低胆固醇水平。


5. 饮食宜清淡少盐

食盐量少于6g/d,伴有高血压者,应限盐。


6. 少饮酒,多饮茶


酒会促进肝脏合成更多的内源性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故少饮为好,如实在需要饮酒也应饮低度酒。茶叶含有茶多酚等成分,有降低胆固醇在动脉壁的沉积、抑制血小板凝集、促进纤溶酶活性、抗血栓形成等作用,故建议多饮茶。


总结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在体检中已经发现血脂异常的情况,血脂异常的发病率越来越趋向于年轻化,大多数青年人认为心血管疾病是“老年病”,往往缺乏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意识,加上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很可能为身体埋下健康隐患。高血脂和动脉硬化的加速发展息息相关,有高血脂的患者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也高于常人,因此提醒大家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早进行健康管理,降低指标。提前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慢病风险。


统康健康管理是基于健康大数据平台从事慢病防控的专业机构,通过健康大数据(基因检测、健康问卷、体检数据、功能检测等)精准预测为每个人找到导致疾病的原因,进行生活方式的量化评估,精准找到致病的危险因素。慢病是多种危险因素长期作用积累的结果,当精准查到致病危险因素后,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做针对性的干预,改变生活习惯,消除危险因素就能真正从源头阻止慢病的发生。对于已经发生的慢病,我们还可以做针对性的防复发、防转移的干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