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关注

 

关注

预防脑梗脑出血,控制血压最有效!

发布时间:2020年6月3日

世界高血压联盟把每年的5月17日定为“世界高血压日”。2020年5月17日是第16个“世界高血压日”,今年的主题是“精准测量 有效控制 健康长寿”。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3亿余人,高血压被称为危害我国居民健康和生命的“无声杀手”。


什么是高血压

血压是指人体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时候,冲击血管壁而引起的压力。当心脏收缩输出血液,血管能承受大的压力,被称为“收缩压”,也就是高压;当心脏放松的时候,血液因为血管本身具有的弹性所以仍然会继续向前流动,此时血管承受低的压力,也就是“舒张压”,俗称低压。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非同日3次测量),即可诊断为高血压。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正常人的血压随内外环境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在人群中,血压水平随年龄逐渐升高,以收缩压升高更为明显,但50岁后舒张压呈现下降趋势,脉压也随之加大。


图1:血压水平分级


这里需要跟大家重点说明一下高血压前期,关于高血压前期,先给大家看几个数字:

1)正常血压是:收缩压(即高压)<120 mmHg,且舒张压(即低压)<80 mmHg;

2)与血压为110/75 mmHg的人相比,血压为120-139/80-89 mmHg的人10年后发生心梗脑梗等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高1倍;

3)血压为120-129/80-84 mmHg和130-139/85-89 mmHg的中年人,10年后分别有45%和64%成为高血压患者;

4)血压从115/75 mmHg到185/115mmHg,收缩压每升高20 mmHg、舒张压每升高10mmHg,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就增加一倍。

以上数据告诉我们,不要以为血压不超过140/90 mmHg就高枕无忧。自然状态下的血压低一些、心脑肾就会更安全一些。很多人知道,2017年美国修改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只要血压超过130/80 mmHg就诊断为高血压,并且要求把大多数人的血压控制在130/80 mmHg以下,这也说明了同样道理。

正因如此,我国将收缩压120-139 mmHg和(或)80-89mmHg称作“正常高值”,也可以理解为“高血压前期”。提出这个概念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大家及早关注、及早预防高血压。只要血压超过120/80 mmHg,就要加强关注血压变化,做高血压健康管理,做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提前防控血压进一步升高,减少对血管内皮的损害。

高血压有什么症状


血压的变化规律

受机体生物钟的影响,血压波动有明显的节律性,健康人的血压以24小时为周期的规律性波动,成为昼夜节律,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是临床上最常用,最方便的检测血压节律的手段。正常血压常呈现一定的变化节律,即夜间血压低,从清晨4:00-5:00开始上升,早晨6:00-8:00基本上达到最高峰之后平稳下降,下午16:00-18:00再次出现小高峰之后逐渐下降,夜间2:00-3:00处于低谷。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1天内的血压有2个高峰和2个低谷:早起6-8点为第1个高峰;8点后开始缓慢下降但仍在全天的较高水平而延续到11点左右;中午12点-下午2点为全天血压的第1个低谷;然后血压又开始上升,到下午5-8点为第2个高峰(但低于早上6-8点的第1个高峰);此后血压下降,到凌晨2-3点降至全天最低点,也就是第2个低谷,然后血压又逐渐上升。这种双峰一谷的变化对适应机体活动,保护心血管结构和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昼夜血压水平的差异可将昼夜节律波动分为3种类型:



1、杓型高血压——夜间血压均值较日间均值降低10%-20%;


2、超杓型或深杓型高血压——夜间血压降低超过20%;


3、非杓型高血压——夜间血压下降不足10%。部分患者(特别是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 夜间血压水平高于日间,称为反杓型,此种血压节律一般被视为非杓型血压分布中的一种特殊类型。

每个高血压病人血压波动规律不完全一样,在服降压药前,应该了解自己的血压水平及昼夜节律,因此对于高血压病人,建议做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找到血压的峰值和低谷,便于精准用药,减少药物对机体的伤害。

如果血压昼夜节律存在,主要是白天血压过高,可在血压高峰前1-2小时即一起床时服降压药,或者在下午血压高峰到来前1-2个小时,即下午4-5点钟再服一次药,就能使血压保持平稳。

有些长效降压药在早晨服用后,并不能很好地控制第二天血压晨峰现象,改为晚上服药比较有利。非杓型高血压,睡前服药更有优势。

对于睡前服药的观点,有些医生持反对意见。如果是深杓型或超杓型的高血压患者,很可能会因为睡前服药导致夜间产生低血压危害,他们认为应早晨服用长效降压药,同时醒来时再加服短效降压药,来控制晨峰高血压会比较好。深杓型高血压,白天联合用药更安全。


为什么会出现高血压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多种不良生活方式,人群中还普遍存在危险因素的聚集,随着高血压危险因素聚集的数目和严重程度的增加,血压的水平也呈现了升高的趋势,高血压的患病风险是增大的。常见的病理机制包括以下几种:

遗传

环境因素

钠代谢紊乱

心输出量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平衡失调

胰岛素抵抗

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增加

内皮细胞功能受损

炎症

1、遗传因素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具有很强遗传性的疾病,个体间血压水平的变异30~70%归因于遗传因素,而且原发性高血压是一个多基因病变,每种基因变异的部位几乎都遍布于各个内含子、外显子和调控序列,目前发现150多个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分别都可以从血压的生理生化代谢途径参与血压的调节,我们称这些基因是原发性高血压的候选基因。大多数高血压的患者都有家族病史。


2、环境因素

(1)胎儿营养不良,导致出生时体重偏低,这种低体重的婴儿以后发生高血压的概率就会增加。

(2)体重超重,这也是一个确定与高血压发病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

(3)膳食中钠盐的摄入量和高血压的患病率密切相关。

(4)饮酒对于血压是有影响的,限制饮酒和血压下降是显著相关的,如果酒精摄入量平均减少67%,收缩压就下降了3.31mmHg,舒张压是下降了2.04mmHg。

(5)吸烟可以导致高血压,而且会降低降压药物的疗效,所以当高血压和吸烟并存时,会成为心血管疾病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可以使患病率急剧升高。

(6)缺少运动,体力活动的减少与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都是相关的。

(7)长期的精神紧张是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精神紧张可以激活交感神经兴奋,从而使血压升高。


3、炎症

炎症反应参与了高血压的发生发展,炎症因子是一类和炎症有关的细胞因子,是由免疫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某些非免疫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表皮细胞分泌的。2001年首次明确血清C反应蛋白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可以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迁移,动脉内膜增厚,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同时也直接参与局部和全身的炎症反应,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血管对内皮依赖性舒血管的物质反应性是减弱的,血管阻力增加,参与了高血压的进程。另外,白介素6、白介素8等在发病过程中也起到重要作用,比如白介素6是一种参与免疫和炎症反应的多功能的促炎细胞因子,其含量升高与患者的血管内皮炎症是相关的,白介素6可使平滑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殖,导致产生大量的血小板源性的生长因子,最终造成周围血管阻力增加,引起高血压。越来越多研究也表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炎症反应。


4、血管内皮功能

内皮细胞的功能障碍是高血压导致靶器官损害和并发症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血管内皮细胞不单是覆盖在血管腔的表面,保护血管平滑肌的屏障,而且也是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和效应器官,血管内皮细胞可以产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内皮素-I、一氧化氮等多种血管活性物质,调节血管的收缩和舒张,从而维持血管的张力。内皮素-I和一氧化氮是决定血管内皮功能的一对非常有价值的指标。一氧化氮的主要功能是使平滑肌舒张,抑制血小板的凝集,扩张血管,内皮素-I是目前最强的血管肽,可以收缩血管的平滑肌,促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促进腺体分泌,炎性介质释放等作用。所以,当一氧化氮释放减少,内皮素-I大量释放时,二者的平衡被打破,外周阻力是增加的,进一步会导致高血压,而血压的升高又使血管壁剪切力和应力是增加的,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II等血管活性物质增多,进一步明显损害血管内皮功能,形成恶性循环。


5、交感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亢进在高血压的形成和维持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交感神经兴奋作用于β细胞,可以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加强,心输出量增加;作用于血管的α受体,使小动脉收缩,外周阻力增加,导致动脉压增高,另外,外周交感神经的兴奋会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使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引起血压升高。


6、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血管紧张素II作用于心脏和血管的受体,通过强有力的直接收缩小动脉,或刺激肾上腺的皮质分泌醛固酮,扩大血容量,或通过促进肾上腺髓质和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儿茶酚胺,这些都可以显著升高血压。


高血压的分类

高血压有两种类型,一是原发性高血压,二是继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

是一种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而病因尚未明确的独立疾病,占所有高血压患者的90%以上。


继发性高血压

又称为症状性高血压,在这类疾病中病因明确,高血压仅是该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血压可暂时性或持久性升高。


高血压的危害


国人目前第一大死亡原因是中风(脑梗/脑出血),中风已成为威胁我们国人健康的头号杀手。导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很多,位居前5位的是高血压、体力活动过少、肥胖、高血脂和吸烟。其中高血压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有超过三分之一的脑梗和脑出血的发生与高血压有关。


高血压为什么会引起脑梗或脑出血呢?首先说说脑出血:我们的动脉是一套弹性良好的管路系统。根据身体需要,动脉可以收缩或舒张,调整脏器的血液供应。常年高血压,如果不加以控制,就会使血管持续处于扩张状态而变硬、变脆、失去弹性(就好比一个气球被吹胀多日后,放掉空气也不能恢复原样)。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血压明显升高,就会使血管破裂、血液外溢,挤压脑组织,形成脑出血。如果部分血管存在先天性薄弱之处,则更容易因为血压高导致血管破裂出血。

再说说脑梗死:我们动脉血管的管壁分三层,最内部一层膜很光滑、很严密。如果常年高血压不加以控制,持续高压的血流就会使血管内膜破损,产生小缺口。我们的血液里都有胆固醇,在健康人胆固醇难以进入血管壁。当血管内膜被高血压破坏后,胆固醇就会乘机进入其中,并越积越多形成斑块。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斑块就会越长越大,导致血管腔明显狭窄,就会发生脑缺血。如果斑块突然破裂,就会在这个位置形成血栓,使血管腔完全闭塞,相应区域的脑组织就会因持续而严重的缺血而发生坏死。这就是脑梗死。

此外,常年高血压控制不佳,还可以导致心房扩张,增加房颤的发生率。发生房颤后,心房内可以形成小血栓,如果小血栓脱落,可以随着血液流到脑动脉血管中,堵塞血管,形成脑梗死。

由上可见,高血压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对脑血管造成危害并导致脑梗死或脑出血,因此发生高血压后一定要严格控制血压,做治疗性生活方式的改变,努力降低脑血管病的风险。


如何控制高血压—高血压健康管理


第一步通过高血压基因检测和个性化安全用药检测,找高血压遗传因素,用对药。并通过专业的健康管理预测评估系统,找准发生疾病的危险因素以及每个人生活方式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矫正。

第二步给您的家人绑定24小时远程监测血压计,只需在家中测量,轻轻一按,测量数据便会远程上传到我们的管理云端,私人医生每天都会登陆后台查看监测数据的变化情况,找到血压峰值时段和低谷时段,在私人医生指导下在峰值时段前用药,实施精准用药。


如果出现指标异常,会第一时间联系您的家人进行预警,风险提示并给予指导。让他们在家中也能享受舒适的医疗关怀服务,同时测量的数据也可传给您和您家人绑定的手机端,出现异常您也可以第一时间打电话联系家人或者告知我们的私人医生,让您家人享受到您对他满满的关心和爱,虽然远行千里之外,但您牵挂家人的心愿,我们帮您守候!

第三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做治疗型生活方式(TLC)的改变,个性化的指导用药,精准用药,最终控制血压正常。

最先进的高血压管理方案需要专业的私人医生做针对性的指导,选择统康健康管理,给您提供最贴心的指导服务。